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政策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动态
【阳江】阳江市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24-03-04

 阳江市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一年,全市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坚定不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铆足干劲持续发力,以新质生产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完善科技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按照《阳江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对照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跟进和分析。

  (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年计划出台《阳江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1份规范性文件,提高科研单位自主权和创新主体活力。

  (三)开展科技项目财务管理培训班,指导项目承担单位规范使用科技专项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使用规范。

  (四)联合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向高企、科技型中小企业更系统更精准地推送专属融资服务等科技金融政策,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的服务工作。

  (五)多形式开展科技政策宣贯活动。开展科技下乡、业务培训班、一企一议、互联互通、媒体专栏等系列活动,让科技政策走进千企万户。

  (六)加强创新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做好重点工作监测指标和相关创新数据的更新和分析,举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培训班充分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举办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投入专题会议,加强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做到应统尽统,扎实提高我市研发投入,力争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稳步提升。

  二、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七)积极争取省、市财政对两省实验室资金支持,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高质量推动省实验室稳定发展。

  (八)整合多方创新资源参与省实验室建设,组织省实验室发挥现有人才、场地和设备条件,承担更多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以及横向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帮助实现自身科研造血能力循环。

  (九)面向我市4+4支柱产业的需求,在新型储能、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等更多领域布局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以上。开展市级重点实验室动态评估工作。对建设期满3年的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人才队伍、研发条件等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推动实验室体系提质增效。

  (十)推动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智慧研发平台与“十八子”科创基地建设,加速“高品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粉末钢”等关键技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打造阳江市先进合金材料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园。

  (十一)加强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做优做强现有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创建更多更高质量的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推动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提质、增效、扩容,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引导研发机构与企业、高校的协同合作,探索科研联合攻关新模式。

  (十二)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现有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研发条件建设和技术创新工作,同时围绕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推动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并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

  三、推动高新区建设,加快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十三)持续加强国家高新区创建力度。加强与相关部委、省科技厅沟通对接,及时了解相关部委的最新要求和指导意见。同时不断提升完善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产业集聚、人才集聚、创新资源集聚,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力争阳江高新区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

  (十四)加快省级高新区建设。推动阳春高新区集聚创新力量,依托区域资源优势,抓好企业科创能力培育、园区科创企业引进,全力提升园区创新能力。督促江城、阳东、阳西等园区对标省级高新区建设要求,做好“以申促建”工作,加快创建进度。

  (十五)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立足我市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一批创新能力较强、发展势头较好的中小企业成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50家。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人才强市战略

  (十六)组织召开“大湾区科学论坛绿色能源论坛”暨绿能产业科技创新论坛,争取每年举办一届,积极发挥该论坛科技交流平台作用,促进绿能产业人才交流以及招商、科研项目落地,推进“深度融湾”。

  (十七)抓好阳江市五金刀剪与合金材料重点产业人才振兴计划实施工作,引进高水平的创新团队3个或以上、企业科技特派员3个或以上。

  (十八)通过项目遴选等方式培养本土合金材料和五金刀剪产业领域优秀团队,给予资金扶持,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组织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培养一批在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具备丰富经验的人才团队。遴选培养本土创新科研团队1个或以上。

  (十九)制定《阳江市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人才需求分析表报告》等,进一步明晰我市合金材料与五金刀剪产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方向,加快推动技术创新。

  (二十)搭建产业人才发展平台,建强阳江合金材料实验室,扶持阳江市北科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壮大,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阳江研发基地”为依托,搭建前沿技术探索与应用基础研究并重的产业科研平台。支持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与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阳江研发中心,打造海工装备用合金材料前沿技术研发创新人才汇聚高地。

  五、加深科技项目管理,提升创新主体地位新质生产力

  (二十一)结合省科技厅2024年省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工作要求和任务清单,及时完成省大专项项目相关工作,尽快完成资金下达,争取早日形成社会实物工作量。

  (二十二)加强“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省大专项实施,集中支持高端合金材料、海上风电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军民融合产品等的应用研究与成果推广;集中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在先进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绿色环保、节能降碳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财政资金额度1:1以上进行配套,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切实成为科技投入主体。

  (二十三)加强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在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五金刀剪、食品加工等领域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个或以上,进一步推动英雄不问出处,谁有能力谁揭榜,加大引进高端科研团队力度。同时探索试行成果转化类项目“揭榜挂帅”,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在阳江转化落地。

  (二十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社会民生领域。持续做好市科技服务组疫情防控工作。围绕社会发展、医疗卫生、节能降碳、生态保护、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科技工作,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红火蚁等自然灾害虫害防治、消防和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和污染防治、海洋环保、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保护等先进适用技术在我市的推广应用。

  六、推进深度“融湾”,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二十五)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和辐射效应,主动融入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国内科研团队或个人在阳江进行科技风险投资,承接科技成果和产业转移,争创大湾区科技创新延伸区。

  (二十六)充分发挥省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等平台作用,多方位、全领域扩大科技对外交流活动,年内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2场以上。

  (二十七)推动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成立海上风电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发挥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平台效应,积极与香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搭建合作渠道,大力引进香港高端创新资源。

  七、提升农村科技水平,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

  (二十八)推动高校在县域布局设点。有序推动结对高校与阳春市、阳西县开展对接,征集制约县域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建立县域科技需求清单,促进科技合作。

  (二十九)加强专业镇建设。加强创新型专业镇建设,遴选培育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镇,并向省科技厅提出创建申请,争取纳入2024年度广东省专业镇建设镇名单。引导2023年度广东省专业镇建设镇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着力做好产业创新规划、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主导产业壮大、成果转化落地和区域协同发展等七个方面工作。

  (三十)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乡镇科技帮扶需求摸底,引导农村科技特派员组成团队赴乡镇开展实地对接,实现38个重点帮扶镇和巩固提升镇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组团式帮扶全覆盖,持续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

QQ在线咨询
在线客服